村落與棲居 — 當代傳統民居與村落發展講座,在這金色麥浪的深秋里火爆開講了!
由藝展中心、深圳市室內建筑設計行業協會、創域設計聯合舉辦的村落與棲居 — 當代傳統民居與村落發展講座,在這金色麥浪的深秋里火爆開講了。
本次講座特邀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民居建筑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李華東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一場關于“傳統村落保護的基本任務和主要問題”的精彩演說,兩個小時的精彩分享,使大家對傳統村落的價值、保護的現狀和問題以及基本任務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
怎樣在原有的建筑上“返本開新”,在保存良好建筑的基礎上發揚優秀傳統?李華東老師通過案例的分析和實踐的闡述,講解怎樣在保存優秀傳統基因上,用新技術讓傳統村落持續煥發生機。吸引了室內、建筑、陳設、平面等諸多設計領域的數百名設計師慕名而來,一同放逐都市塵囂,回歸古老村落的恬靜生活。一場充滿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的設計講座,引燃了觀眾參與的熱情,現場座無虛席。



創域設計董事長& 設計總監殷艷明先生作為本次講座特邀主持人,為現場觀眾介紹了到場來賓。

▲李華東
北京工業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
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筑遺產委員會委員
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民居建筑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
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筑文化遺產》編委會委員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學報》特邀編輯
鄉村文化保護與發展志愿者協會(RCRA)公益顧問


▼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開展中遇到哪些困哪?
隨著城市化浪潮,鄉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留守人口能力欠缺,導致鄉村建設缺乏參與主體。現存有傳統村落的區域,大多分布在滇西北、黔東南、晥南等貧困地區,以及云貴高原等山脈綿延之間,交通不便、可利用土地資源貧瘠等惡劣的環境也給開展保護工作增添了難度。
▼為什么要保護傳統村落呢?
村落的價值是多元的,它不僅有著景觀價值,還有著歷史價值、科學價值、情感價值、藝術價值等等。國家將傳統村落和傳統民居的保護納入了2015、201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里,是因為它牽涉的是我們國家和民族文化與復興,也就是中國夢的實現。
文化是中國綜合國力提升的重要因素,為了民族的未來,我們應保護好傳統村落。
保護它首先應發掘、保存和解讀村落里優秀的基因,把西方工業文明的觀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我們的村落保護文化相結合,將精神追求與文化內涵相協調。再以敬畏的心態來理解我們的本,千萬不要忘本。不要以工業時代的觀點、不要以城市的觀點、西方的觀點來理解中國的本。
我們要在弘揚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創造新時代的鄉村文化。
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其實可以巧妙地融為一體。首先,要“返本開新”,在保存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之上,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利用起來,通過再設計、再開發等手段發揮它在當代鄉村建設中的作用。其次,在傳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研發新的技術、使它在不斷生長中煥發生機。這才是我們保護、發展傳統村落甚至文化遺產的最根本的意義所在。

論壇問題: 李老師淺談當下村落的保護和發展,對于室內、建筑設計師們都產生了很好的啟發意義。請問嘉賓們是如何來看待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對設計行業產生哪些積極作用?
SIID會長倪陽: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不僅反映了當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一系列問題,而且還歸納了東方思維與西方思維所碰撞出的產物。實際上,我們在城市生活中往往走進了一種極端的現代主義,忘記了返本的初心。設計師們在做項目時,也應先思考如何在高速發展、高樓大廈林立的混凝土城市中回歸自然;怎樣能將現代設計和文化傳承兩者融合更好等問題。
SIID副會長王永強:聽完李老師的講座,令我感觸頗深。我們不能以保護的名義去破壞我們傳統文化和古村落的建設,這個是我們每一位設計師應要遵循的。我們希望設計師不僅是從藝術的角度來做設計,還應將我們更多的社會文化融入設計之中。我們現在做一個河北省村落建設的項目。這個項目有30個村落需要我們做總規和控規。它是一個的跨界設計項目,我們在實踐的項目過程中會隨時總結,隨時改進設計。鄉村的回歸,其實就是如何將土地流轉,將城市文化階層的引入。在未來的十年中,新農村的改革和紅利問題,也值得我們在座的各位設計師去關注。

現場互動:剛才李老師提到:“我們想要了解傳統村落的優秀文化,必須先讀懂它。”請問像村落里的小秘密,書籍上并無詳細說明。像是了解這種知識,應該從哪里去獲得呢?
李華東: 年輕人關心鄉村的發展是令我們值得高興的事情,網上的知識更多是以旅游攻略為目的,可能也不靠譜。還有許多專業書籍講述的原則可能也是空白的。如果對此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村落里親身體驗一下。把一個村的史料、傳說、故事挖掘整理出來,一點一滴去慢慢積累。

論壇結束時,現場所有嘉賓合影留念。
藝展講堂是由藝展中心主辦的設計創意類系列公開課。作為全國時尚家居藝術的引領者,藝展中心每期會邀請建筑、室內、設計等文化創意領域的頂尖人才,給熱愛設計和生活的你帶來設計干貨、生活美學知識等資訊,幫助設計師提升專業技能,給大眾傳播設計創意之美,引領全新藝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