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藝展中心——全國家飾看藝展
ADC藝展中心——全國家飾看藝展
據文籍記載,椅子的名稱始見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則要上溯到漢魏時傳入北方的胡床。
一把椅子,它所承載的不僅僅是一個人身體的重量,還有發生在這個重量背后的情緒,以及故事。故事的情節也許是關于家,關于愛,又或者是關于成長,關于精神。從繁到簡,抑或是從傳統到前衛。一張小小的椅子,可以是對于未來的寄托,也可以是當下對于生活的思考。
深圳設計周系列活動:“2017設計藝展”之“10人拾坐”在藝展。來自于建筑、室內設計行業的十位設計大師,10人拾坐,一人一椅一故事。從肌理、材質到造型,訴說隱匿在椅子之中的故事。

張智忠

1991年畢業于上海同濟大學建筑系室內設計專業,資深室內建筑師,深圳市室內建筑行業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第三委員常務理事,深圳專家庫評委,2005年度“深圳十大室內設計師”《interior design》美國室內中文版2012年年度封面人物,2012及2015年 “金堂獎”得主 ,并多次獲得國內國際重要獎項。
畢業后從業于室內設計行業二十余年,主持過幾百個國內重大設計項目,其作品在多類刊物上發表。2005年創辦“易工營造”深圳設計機構,總設計師。
設計倡導:設計源于生活,以美啟真,至臻至善。

“
椅子名稱:家·巢
形象上
巢即是家
家與巢都是溫暖的
所以這張椅子是愛的表達
以構建及拆散的手法
隱喻了合與分,離與聚的哲學
無序與隨機承托了靜態與平和
異向組合的桿件具有著內在的一致性
相依而共生
視覺對比與張力似人與物之間的陌生
而本質上亦是切膚之愛
”
殷艷明

深圳創域藝術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設計總監,CIID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第三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SIID深圳市室內建筑設計行業協會副會長,深圳市室內設計師協會理事會副秘書長,深圳市陳設藝術協會常務理事,首屆金鳳凰·金藝獎亞太酒店設計大賽“亞太酒店設計十大風云人物”,2010-2011年《美國室內設計中文版》年度封面人物。
2001年創立深圳市創域設計有限公司,從業二十多年來一直專注于室內空間的設計與表達,作品風格穩健而富于變化,尤其在精品酒店設計、商業地產設計、商業空間設計的把握上頗有心得。設計手法成熟內斂,注重人與空間、形態與色彩的平衡關系,著力傳達出設計的意境及本位美。
近年來設計探索延伸至建筑空間、產品、教育公益等多元領域,其作品及學術文章在國內雜志、報刋上發表并多次獲得國內國際重要獎項。2016年榮獲SIX ARTS AWARD臺灣六藝獎設計愛心公益獎,2003年榮獲APIDA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2010年編著設計專輯《設計的日與夜》、《憶美》由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

“
椅子名稱:靜·秋
一把椅、一個故事,一份情,一生摯愛;秋日午后,銀杏飄落散發著古老而又神秘的清香……愛的守候是永恒的肅秋,字里行間的堅韌與執著寧靜而悠遠。整個設計源于生活之美,傳遞著深秋的雋永與無限美好。通過線與面的結合、虛與實的相生、動與靜的對話,以愛之名去守候一生永恒的愛,清雅質樸而又意蘊清幽。清亮透明的亞克力材質與柚木醇厚的本色相結合,散落的銀杏葉巧妙地融于其間,令人有午后的慵懶與穿越時空的唯美,籍此提煉出東方生活美學的意境。這就是愛·在深秋,細細品味那瞬間的美好;有愛,無處不在。
”
秦岳明

深圳市朗聯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設計總監,1990年建筑學專業畢業,1994年起開始涉足室內設計,1999年組建朗聯團隊,現為深圳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室內》雜志執行編委,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理事,第三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室內建筑師/設計師聯盟(IFI)及亞洲室內設計學會聯合會中國地區委員會深圳代表處專業委員。同時還被清華美院、同濟大學、中央美院等五所高等院校聘為實踐導師。

“
椅子名稱:壹張
“壹張”是一張可以延伸變化的椅子,通過拆分組合,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可以實現6種甚至更多的呈現效果。壹可以是一張椅,也可以是一張桌,張可以是一張,也可以是若干張。
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緣分,均從相遇的那一刻開啟。愛也是如此。 “壹張”通過交織來演繹“愛”的相遇、相知與磨合。愛,融入“壹張”,在線與面之間,分與合之間。
”
張健蘅

中國一級注冊建筑師,深圳大學客座教授,深圳市建筑設計評審專家,張健蘅建筑事務所創辦人、主持建筑師。
張健蘅建筑事務所,是一個多維度的一體設計工作室,活躍在生活風尚相關的研究和空間、藝術及建筑設計。專注于通過商業空間策劃、建筑設計和藝術裝置打造極富生命力的復合化工作休閑和文化生活場所。

“
椅子名稱:闕
在我的世界里愛從來就是最值得珍重的情誼。她是讓人著迷的溫情脈脈,同時也拙笨殘缺得讓人心痛。
這把椅子命名為“闕”,取其“缺”之諧音以及不完善之本義。
闕椅有一片老木橫板,一根斜柱托之側依于墻上,兩根小圓木合力支撐而成座椅,形式完全體現木質的榫卯結構的構成,但是這個結構卻不是一個極簡體系。本裝置呈現不穩定中的平衡。材料選擇有二:其一是擬用老榆木,取其拙樸和不完美,每一件都是孤品;其二是用新榆木配合純幾何造型,體現愛之本真,并適于工業化生產。而兩種方案均能達到原材料隨時間和使用而產生的歲月沉淀之韻味。
”
王黑龍

黑龍設計聯合創始人,CIID全國評審委員,金汐獎評審委員,深圳市室內設計師協會輪值會長,深圳市室內建筑設計行業協會理事,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學院實踐導師,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碩士生導師。
進入設計領域二十多年來,一方面重視設計的功能性本質及與商業和技術的關聯;另一方面堅持自己的文化立場和獨特性,關注設計的可持續性,努力探索如何通過現代語境、地域文化、技術發展和社會責任四大方面去影響設計、營造以及人們的生活。

“
椅子名稱:吻系列
吻是合體的試探,是歡娛的前戲。吻的行為不止于人類,還存在于動物和世間萬物間。座具之吻變異了其形態,還演變其間的關系和功能。凳、幾、臺、容器的功能屬性因彼此位置和關系的改變而改變。以具有再生性的多層夾板為主材和低技術手段來營造這組可變異、多用途的座具產品,也是對可持續設計觀的一種詮釋。
”
陳厚夫